“青”听水声,为管网“把脉”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2-11-11 10:52:50 点击数:

“青”听水声 为管网“把脉”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秋天显得格外的萧瑟。但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穿荧光服,手持听音杆,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让这个秋天充满了活力,他们就是被称为“供水管网医生”的测漏员,而听音杆就是他们的“听诊器”。  

image.png

管网医生 随时待命

image.png


  为保障银川市供水管网运行安全,银川中铁水务管网运营中心的测漏员们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哪里需要他们,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青”听管网的声音

  管网运营中心的青年员工张启迪,也是测漏员之一,他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工单系统。10月22日,当工单系统中显示南海路与新丝路交叉处疑似漏水后,他立刻与测漏员们赶往现场开展测漏工作。由于白天路面车流量较大,噪音导致无法确定准确的漏水位置,测漏员们便决定先进行初步勘测,确定几个疑似点位后,晚上再进行精确测漏。夜色越来越浓,车辆和行人逐渐地减少,此时是检测漏点的最佳时间。管网运营中心的测漏员们在白天巡查到的疑似点位周围进一步精确定点。确定供水管走向、使用听音杆听声、用相关仪器定位,几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查找漏点。就这样来回反复地检测了多次,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成功定位出漏水点,“诊断”出井室南2米处一根DN200的PE管道融口开裂,有效的减小了开挖面积,缩短了维修时间,减少了水资源浪费,保障了供水管网安全。

“把脉”管网

image.png


  这样的工作在银川的街头巷尾每天都有发生,哪怕是在疫情期间,管网运营中心的测漏员们也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寻线、听漏、检测、定位,日复一日地奔波在大街小巷。正是因为有他们在城市中奔忙,为供水管网“听诊把脉”,才能及时发现漏点,消除供水管网的隐患,尽快恢复供水,保障城市供水的安全和居民正常用水。